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 :::

社會趨勢

社會趨勢四大範疇建立說明

為了辨識台灣未來到 2030 年的社會重要趨勢狀況,需要關注:目前的趨勢為何、現有的趨勢中將如何影響領域的發展等問題。本團隊借鏡組織學中「環境掃描」(environmental scanning)的概念,亦即組織在面對外部環境變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時,該如何透過有系統的方式來取得外部資訊,以減少組織內外部的資訊落差,且能形成對於外部環境的認識,從而降低決策所面臨的風險,並且進一步進行未來發展方向的預判。

一、課題範疇參考架構

由於社會範疇相當廣泛,因此本計畫參行政院在第十一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上,所用以辨識全球 2030 年五大險峻新常態的 STEEP 架構作為本計畫範疇界定的起點。STEEP 五大面向大體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Cronje, 2016)[1]

(Society):涵蓋人口統計、社會文化、生活方式、價值觀和人際互動等眾多因素。
(Technology):涵蓋創新、資通訊、能源、工程、科學研究等眾多因素。
(Economy):涵蓋產業、金融、貿易、財政、儲蓄、就業機會等因素。
(Environment):則涉及人類所倚賴的生態及自然資源系統因素,如水、空氣、氣候、食物、土壤等要素。
(Politics):則為高度影響個人和組織的制度及權力要素。
STEEP 五大面向

同時,本計畫同時參考歐盟在 2021 年提出《超越 2040:型塑與鞏固歐盟的開放性戰略自主》(Shaping and Securing the EU’s Open Strategic Autonomy by 2040 and Beyond(另開新視窗)) 分析報告,在該報告中採用了五個重要面向:地緣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技術等五個結構面向,亦可見到這是 STEEP 架構的變化形態,以期貼合歐盟現況的脈絡。而在此結構上,歐盟進一步提出之《2021 年戰略前瞻報告》(另開新視窗)(2021 Strategic Foresight Report(另開新視窗))報告中,歐盟依據行動能力和自由的重要結構性,確認了四項全球趨勢及其挑戰:

(一) 氣候變化和其他環境挑戰;

(二) 數位超連接和技術轉型;

(三) 全球秩序和人口結構的變化;

(四) 民主和價值觀所面對的壓力。
四項全球趨勢及其挑戰

另方面,在 2021 年 4 月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布了《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pdf)(Global Trends 2040: A More Contested World(https://www.dni.gov/files/ODNI/documents/assessments/GlobalTrends_2040.pdf))報告,認為形塑未來的關鍵結構性力量有四項,分別是:人口、環境、經濟、技術。這四組力量的各種因素會產生交互作用,會在社會、國家、國際體系等三個層次中產生動態變化。亦是 STEEP 架構的變化形態,並且更進一步區分為結構性力量與各種力量所互動的層次場域等兩範疇。

就本土化脈絡下,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曾利用民意調查做出《社會百大議題(另開新視窗)》的報告。就調查結果顯示,民眾最關注的前百大社會課題所屬前五大類領域分別是「環境」(15 項課題)、「勞動權益與薪資」(12 項課題)、「糧食」(11 項課題)、「災害」(10 項課題),以及「能源」(10 項課題)。各大類中民眾最為關注的課題分別是「源頭減量與物質循環再利用」、「食品造假與標示不實」、「氣溫異常造成農業損失與增加用電需求」,以及「核能發電的安全」。其中,「食品造假與標示不實」此一課題受到最多受訪民眾關注。就分析調查結果來看,受訪民眾較為關注的課題普遍趨向與日常生活及自身權益因為民眾多數評價重要的課題多是與個人生活經驗高度相關的,然而許多議題是未來長期重要的社會趨勢,可能民眾並未認知是重要的。我們就入選民眾關心的百大議題,挑出具有未來社會發展趨勢的議題或是符合上述美國及歐盟的報告書框架中,共同列入學者專家討論。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報告封面
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報告封面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所出版的《我國百大社會課題調查研究》封面。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所出版的《我國百大社會課題調查研究》封面。

二、社會關鍵課題範疇的確認與課題擬定

本計畫以 STEEP 為基礎,並參考歐盟《2021 年戰略前瞻報告》與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報告兩份具分量的趨勢分析。但由於歐盟與美國的趨勢分析皆以「全球」作為分析尺度,且面向較廣,與本計劃為「國內社會」為主,有尺度上的落差。因此本計畫同時參考「國家發展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第四款所指陳之社會發展處的工作職掌,作為社會課題範疇之設定參考,以收束並確認關鍵領域之範疇。

本計畫是從社會發展來切入重要趨勢與課題的辨識,在論及重要趨勢時,結構面向大約可分為人口層面、環境層面、技術與經濟層面。而對於國際行動者較為重要的政治或民主層次,則不符合本報告之定位,因此不納為分析範疇;與之相對的,由於本計畫著重於社會發展面向,而社會內容又可再細分為個體與結構層次。因此將社會範疇再概分為社會結構層次與個人層次。

本計畫以前述歐盟與美國趨勢報告為基礎,以專家會議方式,進行社會關鍵課題的判斷。在經過跨領域專家討論後,確認出四大社會課題範疇,分別是「人口結構變化與生養需求 (社會結構層次)」、「分配公平與機會均等(個人層次)」、「數位轉型與科技影響」、「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來涵蓋主要趨勢以及辨識台灣社會的潛在挑戰。概念架構的發展變化如下圖所示:四大社會趨勢範疇窗口

四大範疇_人口結構與生養需求(另開新視窗)
四大範疇_分配公平與機會均等(另開新視窗)
四大範疇_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另開新視窗)
四大範疇_數位轉型與科技影響(另開新視窗)

三、四大社會趨勢範疇及其下各課題

(一)社會結構層次:人口結構與生養需求 [點擊展開/收合內容]

在社會結構方面,本計畫設定社會關鍵議題之方向是建立「永續、公平、進步」的社會為目標,並根據人的生命歷程之發展階段為架構。根據人的生命歷程,可以區分為「生育、教育、勞動、養育」作為發想面向。由於社會結構面向較廣,因此本計畫進一步參考國發會 2014 年〈社會發展政策關鍵指標之研究〉計畫、行政院主計總處社會指標(另開新視窗)所使用的人生週期模型,以及國際重要指標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另開新視窗))、OECD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的美好生活指數(Your Better Life Index, BLI(另開新視窗))、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ILO)的社會保障報告 (World Social Protection Report(另開新視窗)),以及歐盟《2021 年戰略前瞻報告》與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等相關報告內容。歸納出以下幾個社會結構的重要組成要素,如人口結構、性別、勞動力結構、健康照護需求、撫養需求、社會融合等。

在人口結構要素方面,其為一個國家國力的辨識要素之一,人口多寡代表著勞動力的組成,也標示著不同的社會需求的呈現。因此在人口組成要素上,不僅呈現國內的不同年齡層及性別的組成比率,也包含著人口的自然增減 (出生與死亡)與移動(移入與移出)。是為社會結構中最為重要的總體資訊。

從人口結構所延伸出來的性別要素,則是涵蓋一個國家內的婚育狀態、性別分工與發展等面向。在勞動力結構要素,則是反映負擔國家總體經濟以及社會發展之成本負擔者的總體樣貌。除了勞動力結構外,在高齡族群與兒少族群的生存根本需要,則反映在健康照護需求與撫養需求等兩大要素上。前者不僅反映當前高齡族群生活的基本需要以及國家如何負擔,同時也意味著預告當前勞動力族群在進入老年生活時所會受到的待遇;後者則是反映著國家如何對待未來 20 年後將會逐漸接手的下一世代,將會成為直接影響未來國力的關鍵要素。此外在社會融合要素上,則是反映社會內部的往來互動與彼此關係的界定,以及社會內部價值觀的具體呈現,諸如強調個人主義或社群主義等,這會影響社會的連帶感或孤立分裂等的社會關係,是為國家發展的重要要素。

從前述的組成要素開展,可以發現台灣的重要社會課題。在人口結構方面,不論是歐盟或美國報告,都提到亞洲人口結構已經將進入高齡化狀態,而在台灣的評估也將進入超高齡社會。因此在高齡族群的健康照護要素方面,當面對退休年金、醫療服務、和長期照護等問題,如何提供一個老有所終的環境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的提前安排,也成為社會關切的目標。

在勞動力結構及性別要素方面,在中壯年族群方面則面臨的是勞動條件惡化、撫養比變大,因此許多社會負擔會加諸在中壯年族群身上,與此同時,各種社會負擔加諸在中壯年族群身上,也可能更為延後了中壯年世代組成家庭的結婚時間,從而也延後的婦女初次生育的時間。因此社會是否存在足夠的安全網支撐或減輕其讓社會大眾擁有一個安全的生活空間,亦是社會發展相當重要的基石。

在撫養需求要素方面,兒少族群則是面臨托育及教育的需求增加,從歐盟與美國的報告來看,台灣同樣也面臨因著少子女化的人口結構現況越來越明確,以及未來世代將面臨各種未來的不確定性,因此對於兒少福利與教育的品質與需求也越來越高。同時隨著台灣雙薪家庭漸生,擠壓到家庭內勞務分工與時間安排,因此更加劇了育兒家庭的托育需求。

(二)個人層次:分配公平與機會均等 [點擊展開/收合內容]

在個人層次方面,以個人為單位來思考資源的運用,可以概分為三面向:資源的取得,即「主要所得面」;資源的使用,即「主要支出面」;獲取資源的能力,即「個人能力面」。本計劃參考國發會 2014 年〈社會發展政策關鍵指標之研究〉計畫、行政院主計總處社會指標所使用的人生周期模型,以及國際重要指標如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OECD 的美好生活指數 (BLI)、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的人類發展指數 (Human Development Index, HDI)、世界銀行(World Bank)的世界發展指標(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國際勞工組織的社會保障報告,以及歐盟《2021 年戰略前瞻報告》與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等相關報告內容。歸納出以下幾個個人層次的重要組成要素,如在「主要所得面」則是薪資收入、勞動就業;在「主要支出面」則是居住、生活消費;在「個人能力面」則是教育知識等要素。

在「主要所得面」上,勞動者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來自於透過就業而獲得的薪資,因此要探討勞動者生活樣態的關鍵要素,便非之莫屬。因此可以進一步探討主要就業環境與就業樣態,以及當前的薪資收入狀態,來辨識勞動者所面臨的資源取得的難易與機會。延伸來看,「個人能力面」則是進一步看重勞動者在就業市場中所能獲取資源的能力,這也反映了勞動者所構成的國家勞動力的素質,因此以教育知識作為主要關鍵要素。此外,在「主要支出面」則是反映的個人生活樣態中,佔據主要支出結構的組成,因此需要透過主要支出項目來勾勒出勞動者在國內的生活壓力與樣態。故而將將居住及生活消費列為關鍵要素。

從歐盟與美國的趨勢報告來看,因著人口結構、經濟與技術環境的生產力變化,使得既有的勞動力面臨失業與轉型的問題。對勞動者而言,勞動收入是個人重要的所得來源。因此當貧富差距逐年擴大,自動化開始取代勞工就業,因而零工經濟作為替代的情況也將日益普遍。

在個人生活與支出方面,因著整體自然及社會環境風險成本的增加,從而不僅推高個人生活支出與成本,也同時使得經濟體的生產成本提升,為了降低人事成本,反使得勞動薪資的增長受阻。以及人口往都市集中的城市化效果明顯,在有限的居住與發展空間內,要承載大量湧現的居住需求,使得房價呈現逐漸升高的趨勢。

然而從歐盟與美國的趨勢報告也可以發現,隨著經濟模式與技術的提升,也帶來諸多新興工作崗位的技術性勞動力需求。因此在面對更為數位化與科技化的產業型態,人才培育的教育投資則將會受到市場需求而帶動,因而也進一步推進了教育資源的分配需要與教育內容的調整。

(三)技術經濟:數位轉型與科技影響 [點擊展開/收合內容]

從社會發展的結構來看,勞動力發展與社會負擔會受到經濟與技術發展的影響。因此要辨識社會發展趨勢,就不能不對照考慮經濟與技術。然而經濟與技術涵蓋內容甚廣,必須有所聚焦。因此本計劃以未來發展的前景為主要考慮,參考國際趨勢相關報告,選定以「數位發展」作為經濟與技術的代表領域。在經濟技術方面,本計畫所預設的數位基礎的社會發展之方向是建立「共融、轉型、創新、安全」為目標。因此本計畫進一步參考過去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治理研究中心歷年數位國情相關的調查研究報告、歐盟《2021 年戰略前瞻報告》、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等相關報告內容。歸納出以下幾個經濟技術方面的未來關鍵要素,包括網際網路的基礎設施,如物聯網、5G;政府與產業的數位轉型,如大數據分析、自動化、人工智慧;數位創新,如知識、技能、產品與服務;數位社會問題,如資訊安全、假新聞等。

從歐盟與美國的趨勢報告來看,人口結構改變與環境惡化推動的糧食危機與氣候風險,都是經濟體的運作挑戰。各經濟體為了確保在國際競爭過程中,仍能保持競爭優勢、降低生產成本,不僅對技術核心要素(如人才、知識和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激烈,也推動了如自動化、人工智慧、互聯網等新技術與轉型需求的增加。因此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可謂是未來經濟科技發展的根基,網路連結的無遠弗屆,結合目前所有可以連結網路的各類物聯網工具或載具,大量的產生可被收集與分析的資料。同時,未來 5G 的廣泛涵蓋,會提高網路流量與速度,使得訊息的傳送、資料收集與運算、甚至是遠端遙控,都將變得更加容易。

再者,大量產生的資料被收集利用之後,可以透過雲端背後大數據運算的機制進行分析,或是可以直接根據收集到的資料立刻轉換成決策判斷的資訊,產生許多自動化與人工智慧的運用。根據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的報告來看,雖然目前人工智慧的運用主要都在解決較單純的特定問題,但是未來可能會跟上或超過人類理解跟學習能力。甚至到了 2040 年,人工智慧結合其他的技術,將會對於人類生活的各方面產生極大的助益,包括醫療保健的改善、交通安全與效率的提升、教育的客製化、增加農作物的產量等。

由前述的情況來看,人工智慧的發展將會改變幾乎所有產業,包括政府部門。新的產業或工作領域會被不斷的創造出來,有一些產業或工作領域可能會需要轉型或是被迫消失,會帶來重大的產業重分配。為了協助政府與企業轉型,甚至減少失業的同時又能強化人工智慧運用的優勢,國家和企業將需要專注於人才教育及對勞動力的再培訓。強化其對於人工智慧運用的知識與技能,甚至人機協作的經驗需要漸漸被強化。

然而,當網際網路互動與資料收集成為未來數位社會的核心特色的同時,其所衍生出來相關倫理或法律問題也就變得格外需要嚴肅看待。為了能收集到更多的個人資料,許多的社群媒體、應用程式、物聯網設備開始設計各種資料收集的機制,漸漸使得個人的資訊或是足跡被完全掌握,政府也可能會利用這些大量的資料來監控民眾。隱私權的強化跟保護勢必在未來數位社會中也會是關鍵的要素之一。此外,許多的個人或組織更開始利用網際網路無遠弗屆擴散的特性,透過資訊扭曲嘗試影響社會視聽;或是操縱數據扭曲人工智慧的判斷,甚至是透過影像變造,來造成決策或判斷上的被誤導。儘管許多國家都開始對個人資料的使用或是資訊的造假等問題制定出對應的規則進行管制,但這些規則能否完全解決這些風險,仍舊存在一定程度的爭議與疑惑。

前述的組成要素開展,可以初步判斷台灣的重要經濟技術課題。在台灣的數位轉型方面,蔡英文總統為了帶動台灣的經濟轉型發展,提出「數位國家、智慧島嶼」之政策綱領與未來願景。期待台灣能夠強化數位發展的基礎建設、以促進國家、社會、產業整體數位轉型,提升數位國力。特別是在 2020 年開始武漢肺炎疫情蔓延,更進一步推進數位需求的提升。因此政府也提出「數位國家發展計畫」,投入相關資源,發展數位國家所需之軟硬基礎建設與相關制度之整合規劃應用,以帶動政府服務、教育環境、交通發展等整體社會主要發展面向之數位轉型。可以想見這將會是台灣重要的經濟轉型的驅動力之一。

然而,隨著數位轉型的推進,有許多工作得能進入自動化或強調人工智慧的運用,這可預期將使得目前的成年勞動人口將面對轉業困難與失業風險,不可避免地將會衝擊社會的穩定性;不過新技術需求的增加,又會更進一步強化不同技術能力的勞動者之間的衝突與競爭,恐怕會進一步強化社會內部的不平等。數位轉型不僅能為台灣帶來利基與發展新創事業的機會;同時也將會衝擊許多傳統產業與其工作者。

隨著經濟體之間的競爭加劇,各國不僅在轉型過程中嘗試爭取新技術領導權與設定國際新秩序的霸權,因此使得競爭行為將會從技術領域,逐漸外擴到經濟、軍事、外交和社會安全等領域,在全球範圍內產生連鎖風險和影響。而國家競爭往往又是政治體制的競爭,因此國際間的兩極分化和地緣政治的緊張態勢,將會形成一種新常態,並且在軍事以外的各領域之間發生衝突。因著互聯網與線上平台的發展,提供了大規模資訊戰的可能性。國家或非國家的競爭者,會越來越常使用大規模假訊息的方式,藉由民主國家的言論自由,製造民主國家社會的分裂與對立,進而造成該國在經濟、政治、社會、健康等領域的傷害。

(四)環境變遷:氣候變遷與環境挑戰 [點擊展開/收合內容]

社會並非是在如實驗室般的控制背景中,由社會內部因素來趨動發展,而是會受到外部環境條件的影響,其成為決定發展的外生因素。外部環境因素的指稱內涵甚廣,為了能夠更加聚焦於關鍵的影響,本計劃參考及歐盟《2021 年戰略前瞻報告》與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全球趨勢 2040: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世界》等相關報告內容,發現氣候變遷已經成為社會發展所必須面對的重要環境挑戰。依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第一工作小組 (Working Group 1) 於 2021 年所發布的《第六次評估報告》(Sixth Assessment Report, AR6),依照目前的大氣升溫速率,全球將於 2040 年之前升溫 1.5℃。

氣溫上升將使得更多的冰川與冰山融化,使海平面不斷上升。同時也會增加極端天氣的強度和頻率,使乾旱、野火或洪水等天災事件會頻繁發生,令社會面對一個劇烈變化的新環境狀態。由於本計畫著重於社會發展的關鍵外部影響。因此,本計畫透過梳理前述歐盟及美國的趨勢報告,以及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SDGs) 的相關內容,嘗試歸納出環境對社會帶來的關鍵要素。從人類面對氣候變遷的行動來區分,可分為「調適」與「減緩」兩大類。在「調適」類的關鍵要素包含自然資源利用、氣候韌性等;而在「減緩」類的關鍵要素則有綠色就業、公正轉型等。

劇烈的環境變化,加劇社會對於自然資源如水、糧食、土地等生存需求之壓力。氣候的改變帶來巨大的自然資源供給改變的風險,也迫使人類必須嘗試找出新的調適方式。特別是這些風險不僅為生活層面所會面對的狀況,也同樣是經濟運作時潛在損失的風險。因此如何能夠在極端氣候的影響下,持續適應已逐漸變化的生活環境,持續謀求生活與發展,則同樣是相當重要的調適課題。有些調適措施與恢復紅樹林或增加雨水儲存一樣,便宜且簡單;而有些則如建造巨大的海堤和規劃大量人口的遷移一樣複雜。此外因著氣候惡化的所帶來的風險,配合上當前的社會結構與居住型態,將會加劇國內及國際的風險不平等問題。諸如經濟弱勢無法負擔太高調適能源的能源貧窮問題;經濟不發達的低地國家率先面臨海平面上升的生存危機等。因此這些不平等,將必須透過國家間及國內社會,就適應方式建立集體行動的合作模式,建立社會共識與社會信任,以及引入非國家的專業者的能力來強化整體的適應能力。

此外,為了減緩氣候變遷的壓力,歐盟率先提出 2050 淨零碳排的目標,並以此目標推動各高碳排產業的轉型,以及帶來失業的風險、綠色就業的機會,以及以培訓或其他工具來銜接舊勞工與新工作的可能。在台灣的在氣候變遷方面。蔡英文總統於 2021 年的世界地球日,揭示台灣正積極佈署未來要達到 2050 淨零排放的目標,因此相關減碳路徑與轉型,諸如能源轉型,包括製造、運輸、住宅、農業等都必須提出系統性的減碳策略。然而,任何轉型都是對社會現況的一個挑戰,未來在轉型過程當中,如何不讓任何人掉隊,能夠盡可能地兼顧各種社會需求的狀態,正是當前產業的淨零轉型過程中,「公正轉型」的重要性,這同時也是推進各種勞動轉型的契機。


[1] Cronjé, Johannes C. 2016. The Future of Our Field – A STEEP Perspective. Sprin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