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 :::

編輯室手札

國家發展委員會委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研究中心辦理《循證決策集刊》的出版,以推廣運用資料科學進行循證治理。本期為本刊之創刊號,主要以資料科學的運用與政府政策做一系列討論與介紹。未來本刊將每期規劃特定課題,歡迎產官學各界相關領域先進踴躍投稿,以促進多元議題與跨領域的對話。

本期共有六篇文章以及一篇趨勢觀測報告。第一篇是人物專訪單元,特別邀請國家發展委員會施副主任委員克和跟我們談資料科學與循證決策。本次專訪他針對資料科學對公共政策重要性提出他寶貴的見解。施副主委舉不少案例來說明,政府的行政資料若加以整合,將發揮龐大的公共效益。不過,要達到這個目標需要建立資料法制,這有待克服。他也主張政府需要導入資料科學的步驟及方法。因此,他希望從國發會執行本計畫作為出發點,建立可參考的典範。最後,他也期待透過「社會政策治理跨領域協作平台」的建置,讓公私部門協力,幫助政府建立循證決策的新公共治理模式。

本期透過特稿單元來介紹目前運用資料科學進行公共治理的經驗與未來的展望。首先,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廖興中副教授討論「行政大數據運用的可能與精進」。他指出大數據近年來崛起,不僅受到各學科領域的關注,也成為公共管理者用來洞察民眾的意向與掌握社會趨勢的工具。臺灣目前運用行政大數據的經驗,大致在三個面項:用於公共監督,察覺違規行為;用於公共管理,掌握社會現象現況;用於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他也對於行政機關若要深化行政大數據於公共治理還必須強化四個項目:培養管理行政資料的能力,對行政資料的流程有充分認識;確保行政資料建立的品質;以及政府行政機關的資料開放整合有待突破。

國立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樊家忠教授的文章,正好回應廖興中副教授的呼籲。愈來愈多國家建立國家級資料整合中心。北歐國家,特別是丹麥,在資料整合的經驗尤其值得仿效。丹麥政府整合超過 250 種主題的行政資料,並對全世界開放,吸引全世界的人才幫丹麥政府做研究。北歐的成功經驗,也讓美國學界呼籲政府應該改善行政資料的管理系統,並開放學術研究使用。西歐國家也倍感壓力,也正積極推動資料中心的建立與開放。資料的開放整合必然涉及個資的保護。在文章中,樊家忠教授也介紹丹麥政府如何克服資訊安全與個資保護的經驗。全世界正在打一場「資料戰爭」。他呼籲政府,我國各部會事實上有很好的行政資料,但是有待政府去克服資料法制問題,強化資安保護說服社會大眾,並建置跨部會的資料中心。

本期另有三篇文章,第一篇是循證分析的專文,由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蕭乃沂副教授與郭毓倫博士候選人所撰。本文分析網路輿論如何討論公共事務。他們先是介紹網路輿論裡的主體與屬性,再描述網路輿論的立場分析模型建構的過程,並分析 2019 年核廢料議題的網路輿論。他們以聲量、情緒、來源以及趨勢等四大面向進行分析。本文除了展示初步成果,也討論網路輿情的情緒與立場分析對於公共政策實務與研究的意涵。本文是作為後續公共事務網路輿情的分析很好的參考作品。

第二篇是政策實務的經驗分享。綠色公民行動聯盟(以下簡稱「綠盟」)的曾虹文副秘書長與陳震遠研究員,分享 2020 年總統盃黑客松的經驗。為了找出高汙染的農地工廠,綠盟透過農委會、環保署與經濟部資料的比對,篩選出有申請納管取得臨時工廠登記與特定工廠登記的名單。最後,綠盟彙整出 477 間疑似似中高污染農地工廠。綠盟也建議經濟部將沒有申請納管登記,卻污染農地的工廠黑數,列入優先斷水斷電的名單,最終獲得經濟部同意。綠盟的經驗告訴我們政府行政資料的整合可以挖掘出政府過去所忽略的社會現象,並加以處理解決。

第三篇是日本少子化政策對臺灣的啟示。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鄭力軒副教授介紹日本的少子化政策。臺灣與日本有類似的文化:不僅先有婚才有育;先孕後婚的比例也在增加;傳統三代家庭仍占一定比例;愈來愈多女性因為職涯無法兼顧工作與育兒。日本政府在這個社會脈絡下,廣設托育設施以提升已婚夫婦的生育意願。鄭力軒透過日本家庭形成過程變遷與托育政策盲點的分析,對於臺灣生育政策的啟示是,不能侷限在如何增加已婚核心家庭的生育意願,而必須提高年輕人的結婚意願,並面對更多樣複雜的家庭有不同需求的可能。

最後一篇是人口成長的趨勢分析,由廖育嶒博士後研究員整理。根據國發會的預測,臺灣新生兒逐年減少。同時,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升高以致死亡率也攀高,總人口將逐年減少,預計 2070 年總人口預計為 1,502 至 1,708 萬人之間。根據研究,少子化的主因是晚婚與不婚。少子化帶來的衝擊,除了人口整體的老化,青壯年人口的扶養比沉重,可工作的勞動人力也漸趨不足以支持臺灣的經濟成長。隨著預期壽命的增加,延後退休年齡,提高健康的中高齡人口就業參與,以及開放更多移工及白領移民都是可討論增加勞動力的方式。

本刊創辦之初仍在摸索階段找尋定位,出版過程難免有疏漏或是經驗不足之處,也請各位投稿人及讀者多加包涵。本刊期待各界的踴躍投稿,也歡迎各界不吝給予指正與建議,使得本刊未來更加成長茁壯,成為推廣循證決策的指標性刊物。

主編  連賢明

 中華民國 111 年 12 月


已發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