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度建置以資料科學為基礎之社會政策治理機制委外服務計畫成果發表會
活動日期:114-02-21
113年度「建置以資料科學為基礎之社會政策治理機制委外服務計畫」成果發表會於114年2月21日舉行,由國家發展委員會、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及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共同主辦。本次活動旨在展示該計畫的研究成果,並探討循證治理於政策制定中的應用與挑戰。
發表會的開幕式由國家發展委員會張富林處長、計畫主持人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陳敦源教授致詞,為活動揭開序幕。計畫主持人陳教授談及生成式AI的發展,並說明本年度計畫與以往的不同之處。他期許未來能夠透過AI技術的應用與推廣,提升公務員在決策過程中的效率,進而優化政策治理品質。張處長表示,AI的快速崛起使資料治理顯得尤為重要,期望能透過完善的資料治理機制,使數據流通與應用更為便捷,進一步提升AI技術的效能與價值。
本次發表會以「資料治理作為政策制定的循證基礎」為題,並以少子女化議題作為個案實作,探討數據科學如何輔助政策規劃。發表會共分為四大主題,分別為:「社會政策在AI時代的治理問題:民主政府角色的反思」、「循證決策的評估與應用:RAG政策知識庫系統於輔助政策規劃的實驗評估」、「循證治理的人才資料管理」,以及「循證公共治理應用——以『少子女化』為案例」。
第一場主題討論「社會政策在AI時代的治理問題:民主政府角色的反思」由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黃東益教授主持,並邀請陳敦源教授擔任主講人,與談人則包括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何全德顧問、意藍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蕭玉中副總經理,以及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蕭乃沂副教授。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探討AI時代下的政府治理挑戰。陳教授強調,政府應積極參與AI發展,而非被動應對,並提出五項關鍵反思,包括倫理問題、監管機制、數據透明性、公私協力及科技應用風險管理,並指出AI技術的發展與政府監管需同步推進,才能真正落實循證決策,使政策更具科學性與合理性。
第二場主題「循證決策的評估與應用:RAG政策知識庫系統於輔助政策規劃的實驗評估」,由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廖洲棚副教授與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黃妍甄助理教授擔任主講人,與談人則為空中大學管理與資訊學系李建錠副教授。黃助理教授說明,RAG政策知識庫系統的建置,其第一步為蒐集與建立少子女化議題的常見問答(FAQ)資料庫,並透過業務相關人員的修正與建議持續優化內容,實驗過程歷經四次評估,以檢索功能、生成功能及使用者介面作為評估指標,並邀請政策規劃與執行相關人員進行測試。研究結果顯示,RAG技術在公共政策領域具有應用潛力,且人工評估與機器評估結果高度一致,顯示該技術能有效輔助政策決策,提升政策知識的檢索與應用效率。
第三場主題「循證治理的人才資料管理」,由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李俊達教授、劉自平助理教授擔任發表人,並邀請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劉宜君教授與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吳重禮特聘研究員擔任與談人。李教授指出,研究團隊運用輿情分析與焦點座談會方式,蒐集民眾對少子女化相關議題的關切,並透過滾雪球式方法擴展人才資料庫,以確保資訊的完整性與代表性。此外,團隊也參考政府GRB(政府資源整合平臺)系統進行資料蒐集,以提升政策制定過程中人才資料的可用性與精準度。
第四場主題「循證公共治理應用——以『少子女化』為案例」,由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王光旭教授、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謝儲鍵副教授、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高浩恩助理教授,以及銘傳大學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陳揚中助理教授擔任主講人,並由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陳玉華副教授與得人資源整合有限公司執行長蔡淯鈴擔任與談人。謝副教授透過循證決策的個案實作,分析托育服務供給與婦女生育率及勞動參與率的關聯性,並指出都市化程度較高的地區對托育資源的需求更為迫切,顯示政府在推動托育政策時需因地制宜,確保資源分配的合理性。
此外,王教授與高助理教授透過「租金補貼政策與青年婚育行為」進行個案分析,探討租金補貼對單身率下降、有偶率上升及生育行為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租金補貼政策對青年婚育行為具有一定促進作用,但影響因素仍需納入社會文化、職場環境及托育資源等多元考量,以確保政策發揮長期效益。高浩恩助理教授進一步分析「不同收入級距婦女申請育嬰留職停薪津貼與產後勞動參與的關聯性」,並建議提高育嬰留停補助、鼓勵男性共同承擔育兒責任,以及推動友善職場政策,降低家庭育兒負擔並促進婦女重返職場。 發表會最後由陳敦源教授進行閉幕致詞。感謝所有與會者的貢獻與交流,並強調本期研究已初步建立了一套政策決策流程,未來將推廣至其他部會,深化循證決策的應用。期望透過數據科學與AI技術的結合,使政策規劃更為精準與高效,提升公共治理品質,並持續推動更貼近民眾需求的政策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