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 :::

先讀好書再說!?臺灣民眾教育程度與晚婚、不婚的關係

◎  陳揚中*(銘傳大學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影響臺灣民眾晚婚或不婚的趨勢,包含了文化、價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多元因素。其中,許多研究都已發現隨著教育程度提高,初婚的平均年齡也會隨之延後(陳信木、陳雅琪,2007),因為高等教育的擴張使得個人推遲進入勞動力市場,進而影響進入婚姻的時間點(陳玉華、陳信木,2012)。這樣的現象在多依循求學-就業-成家的線性發展歷程之近代臺灣社會便相當明顯。
  但除了晚婚以外,高等教育擴張也使得女性最終不婚的可能性巨幅上揚,特別是高教育程度女性(陳信木、陳雅琪,2007)。對此,袁詠蓁與孔祥明(2022)便指出過去女性大多因為教育程度較低,經濟能力不及男性,致需要透過婚姻維持生活水平,當代女性則隨著教育程度提高,也具備更高的職場專業與經濟能力,透過婚姻維持生活無虞已不是主要的選項,致選擇保持單身的比例增加。因此,檢視國人的教育程度與未婚率的關係,應有助於我們思考國人晚婚或不婚的現象與可能影響。以內政部大數據資料庫的2023年的資料為例,本文呈現臺灣民眾不同教育程度、年齡層與未婚率的比較圖像,如下圖1所示。
圖1:2023年臺灣民眾不同教育程度與年齡層之未婚率比較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大數據資料庫。圖1:2023年臺灣民眾不同教育程度與年齡層之未婚率比較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大數據資料庫。
圖1:2023年臺灣民眾不同教育程度與年齡層之未婚率比較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大數據資料庫。圖1:2023年臺灣民眾不同教育程度與年齡層之未婚率比較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大數據資料庫。
圖1:2023年臺灣民眾不同教育程度與年齡層之未婚率比較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大數據資料庫。圖1:2023年臺灣民眾不同教育程度與年齡層之未婚率比較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大數據資料庫。

圖1:2023年臺灣民眾不同教育程度與年齡層之未婚率比較圖
資料來源:整理自內政部大數據資料庫。

  首先,從圖1可以發現,不論教育程度為何,30歲以下的未婚率,整體都在9成以上。若是區別男性與女性,則在高中職與大學女性的未婚率才有略低於9成的情況,同時男性在30歲以下與以及31-40歲的未婚率,都高於同教育程度的女性。顯示「三十而立」對於當代的臺灣青年來說,是個多數人都難以達成的目標。
  相較之下,31-40歲此年齡層有明顯較低的未婚率,其中又以專科學歷者最低,未婚率為38.79%,大學學歷者未婚率50.33%為最高。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年齡層者隨著教育程度越低,女性的未婚率也與同教育程度的男性差異越大。例如31-40歲的未婚率,國中以下女性是22.62%,男性則是63.62%;高中職學歷女性為34.89%,男性是56.86%;專科學歷女性為33.45%,男性則為48.36;大學學歷女性為44.79%,男性則是56.51%;至於研究所以上學歷女性為46.17%,男性是48.54%。顯示此年齡層女性的教育程度越低,則進入婚姻的比率越高,男性則是國中以下教育程度者有明顯較高的未婚率。
  另外,若進一步檢視41-50歲以及更大的年齡組,則可以發現較高教育程度的女性反而相較同教育程度的男性有更高的未婚率,但教育程度在高中職與國中以下者,男性的未婚率則依然多是高於女性的情形。顯示了當前臺灣大齡與高教育程度女性最終不婚的比例確實高於男性,同時低教育程度的中高齡男性也具有較高的未婚率。
  但兩者面臨的擇偶情境卻可能不同,如同過去研究指出,結婚率衰退在教育程度上確實可能具有性別差異,低教育程度男性最終有較高的機率被排除在婚姻之外(Moffitt 2000; Yu and Xie 2015)。也就是說,低教育程度男性可能是因為社經地位較低而在婚姻市場中不具備優勢而最終難以進入婚姻,高學歷女性則可能是自身條件較佳,而最終因未能找到合適的對象或不願進入婚姻而單身。因此,不同於Goldstein與Kenney(2001)針對美國女性的模擬分析發現,美國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最終具有更高的結婚比率;但臺灣教育程度高的女性反而最終不婚的可能性卻是巨幅上揚,呈現截然不同的生活世界(陳信木、陳雅琪,2007)。

參考文獻

Goldstein, J. R., & C. T. Kenney. (2001). “Marriage Delayed or Marriage Forgone? New Cohort Forecasts of First Marriage for U.S. Wome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6(4):506-519.

Moffitt, R. A. (2000). Female Wages, Male Wages, and the Economic Model of Marriage: The Basic Evidence. pp. 302-319 in The Ties That Bind: Perspectives on Marriage and Cohabitation, edited by L. J. Waite, C. Bachrach, M. J. Hindin, E. Thomson, and A. Thornton. New York, NY: Aldine de Gruyter.

Yu, J. and Y. Xie. (2015). Changes in the Determinants of Marriage Entry in Post-Reform Urban China. Demography, 52(6): 1869-1892.

袁詠蓁、孔祥明(2022)。結婚不結婚:臺灣適婚年齡者進入婚姻與否的考量因素。人口學刊64,1-49。

陳玉華、陳信木(2012)。初婚年齡的變動趨勢:出生世代、教育程度與省籍背景之間的差異。載於伊慶春、章英華主編,臺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家庭與婚姻,頁229-275。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陳信木、陳雅琪(2007)。教育對於結婚的影響:教育程度別女性初婚年齡分佈模式。2007年臺灣人口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4月27-28日。


* 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博士,銘傳大學公共事務與行政管理學系/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Email:[email protected]


已發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