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洲棚 (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黃妍甄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助理教授)
人工智慧(AI)已成為各國政府積極推動的重要應用,而運用檢索增強生成技術(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 RAG)構建「社會發展政策知識庫」,更被視為提升政府決策與行政管理效率的關鍵工具。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政府機關仍面臨資料完整性、使用者體驗、AI資訊安全、資訊素養以及資源分配等多重挑戰。本文將探討政府在推動AI應用時的關鍵發展方向,以提升AI在決策支持中的應用成效。
一、提升資料完整性與資訊精確度
儘管RAG系統已展現出色的表現,部分使用者仍反映其資料來源有限,可能導致資訊遺漏或內容不夠全面。因此,未來應進一步擴充數據來源,納入政府開放資料、學術論文、產業報告等權威資訊,確保AI產出的內容更為精準、客觀且具參考價值。此外,應定期審查並更新知識庫內容,以維持資訊的時效性與準確性。
二、優化使用者介面與操作體驗
雖然目前RAG系統的介面設計已獲得使用者肯定,但在資訊檢索、公務文書撰寫、政策規劃等領域仍有提升空間。未來可針對不同應用情境進行優化,例如:1、提供更直覺的搜尋選項,提升資訊檢索效率;2、優化結果排序機制,確保搜尋結果的相關性與實用性;3、強化報表產製功能,讓使用者能快速生成決策所需的資訊摘要或分析報告。
三、擴展多元資料型態與應用場景
目前RAG系統仍以文字資料為主,未來可擴展至影像與影片識別技術,提升多模態應用能力。例如:1、圖片解析:辨識圖片內的文字與圖形資訊,提供更全面的政策分析;2、影片字幕分析:透過AI理解影片內容,使系統能檢索、整理並摘要政策相關的視訊資料。此外,可透過自動化技術蒐集並分類新興議題,確保知識庫內容緊跟政策環境變化,進一步提升AI系統的決策輔助能力。
四、強化資訊安全與信任機制
政府在應用AI技術時,數據安全與透明度至關重要。未來應依據ISO 42001人工智慧管理標準構建可信任AI機制,確保系統符合國際資安標準,進一步提升公務人員與民眾對AI應用的信任度。此外,應落實資料權限管理,確保不同層級的使用者依職務需求獲取適當資訊,降低機敏資料外洩風險。
五、培養公務人員數位應用能力
AI技術的成功應用不僅取決於系統本身,也與使用者的數位素養密切相關。因此,政府應推動AI技術培訓與數據應用能力發展計畫,確保公務人員能夠:1、掌握AI操作基礎,提升對RAG系統的熟悉度;2、強化數據分析與應用能力,有效運用AI工具進行政策研擬與行政決策。此外,可建立AI應用手冊與標準作業流程(SOP),協助不同單位順利導入並發揮AI的最大效益。
六、推動跨部門資源整合與共享
RAG系統的開發與維運涉及技術、人力、基礎設施等多方面成本,未來應建立跨部門共用機制,促進機關間的數據共享與應用協作,避免重複開發,提升資源利用率。例如:1、建立統一的AI知識庫管理平台,確保數據維護與應用標準一致;2、推動政府機關與學術界、產業界合作,發展更符合政策需求的AI解決方案。
最後,AI正在改變政府決策的既有模式,而RAG系統的發展無疑是這場變革的重要里程碑。未來,政府應確保AI應用符合透明、公正、隱私保護的原則,並透過跨部門協作、技術優化與人才培育,讓AI成為政策制定與行政決策的有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