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 :::
目前位置 循證尋政 關鍵課題 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輿情分析

【海平面上升】輿情分析

觀測期間:2024/01/01-2024/11/30

觀測範圍:社群輿情討論(含討論區、社群網站、新聞)

一、前言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的影響,「海平面上升」的議題逐漸受到關注與重視。過多的人為排放溫室氣體及其他活動導致全球暖化,而暖化加劇將進一步引發海平面上升的問題,對沿海居民的生活與安全構成威脅。臺灣因地理位置及洋流影響,周圍海平面上升速度更是全球平均的兩倍。再加上夏季颱風規模與強度的增加,水災風險也隨之升高。因此,我國必須更加正視海平面上升對人民居住安全的影響,並促進各專業領域攜手合作,共同探討如何緩解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危機。

有鑑於該議題的重要性,本文針對海平面上升進行輿情分析,以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為觀測時間,從聲量概況、來源分析、情緒分析、熱門話題以及文字雲等五個面向進行探討。

二、聲量概況

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間,討論海平面上升議題之每月聲量概況如圖1所示。在整體聲量趨勢上,2024年7月為聲量最高峰,共有18,998則;其次為2024年9月,共有16,175則;第三高則落在2024年5月,有15,989則。從整體趨勢聲量來看,其餘月份都有達到7900則以上,可見該議題受到相當的關注與討論。

圖1、聲量概況(月)

1、聲量概況(月)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若以每三個月為單位來進一步檢視聲量趨勢與熱門文章(觀測期間為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10月至11月以兩個月計算)。1月至3月當中觀察到3月的聲量最高(圖2),而熱門文章的前五名來源頻道與相關回文的討論(表1),大多來自於Facebook臉書社團與YouTube頻道。討論內容較為廣泛,涵蓋網路科普頻道對環境議題的介紹,以及政府部門關注氣候變遷對臺灣供水系統的衝擊。

圖2、聲量概況(2024年1月-2024年3月)

圖2、聲量概況(2024年1月-2024年3月)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表1、熱門文章(2024年3月)

排名標題頻道回文數主文日期
1溫室效應有救了?把二氧化碳埋進地底吧! ft.台灣中油YouTube > PanSci 泛科學4232024-03-19
2這幾年因著氣候變遷,極端氣候帶來的旱澇交替頻繁,這是對台灣穩定供水的嚴峻考驗…Facebook粉絲團 > 陳建仁 Chen Chien-Jen852024-03-28
3九蛙現身了‼️這樣用水量還夠嗎?Facebook粉絲團 > 日月潭國家風景區管理處612024-03-06
4下課花路米.全球暖化系列Facebook粉絲團 >下課花路米512024-03-21
5極地融冰”拖慢地球”!每日時間恐”少1秒”時間憑空”被消失”極地冰融”拖累”地球…YouTube > 從台灣看見世界的故事362024-03-29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接著,在2024年4月至2024年6月的觀測區間內,以5月聲量最高(圖3),而熱門文章的前五名來源頻道與相關回文的討論(表2),來源大多為LINE TODAY新聞。內容討論亦較為廣泛,全球暖化使氣溫飆升可能造成台灣夏季時間變長,且部分地區有淹水風險,擔憂對於臺灣造成的影響和威脅,但有部分內容對相關預測表示懷疑,認為數據過於誇大,也有內容表達對於未來夏季延長的擔憂,並提到當前的電力供應問題。

圖3、聲量概況(2024年4月-2024年6月)

圖3、聲量概況(2024年4月-2024年6月)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表2、熱門文章(2024年5月)

排名標題頻道回文數主文日期
1全球暖化若加劇台灣恐半年都夏天3縣市泡水裡Facebook粉絲團 > 東森新聞7952024-05-08
2氣候變遷衝擊…全球暖化利於細菌、病毒繁殖醫憂10年就來一次大流行LINE TODAY > 健康4862024-05-05
3暖化未有效控制台灣夏天恐長達7個月極端暴雨將成新常態Yahoo新聞 > 社會地方2652024-05-08
4阿拉斯加「河流被染橘」!原因又是全球暖化LINE TODAY > 國際2252024-05-29
5氣候變遷報告出爐!全球暖化嚴重「台灣夏天恐達7個月」 3縣市被淹LINE TODAY > 生活6082024-05-08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接著,以2024年7月至2024年9月為觀測區間,以7月最高(圖4),而熱門文章的前五名來源頻道與相關回文的討論(表3),來源大多為Facebook粉絲團。討論內容包含多元觀點和情緒,其中談到歐洲核能案例,許多留言也討論關於臺灣能源政策及綠能的發展,大多數人對於目前的施政成效表示質疑,並期盼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圖4、聲量概況(2024年7月-2024年9月)

4、聲量概況(20247-20249月)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表3、熱門文章(2024年7月)

排名標題頻道回文數主文日期
1核電將重登為歐洲能源主力?以達成#淨零碳排為目標Facebook粉絲團 > 遠見雜誌3912024-07-03
2黃偉哲說,極端氣候挑戰是全世界都會面臨的難題,前瞻計畫水環境建設雖無法徹底杜絕積…Facebook粉絲團 > udn.com 聯合新聞網3642024-07-30
3 今天,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與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進行授權聲明合作…Facebook粉絲團 > 謝國樑2882024-07-12
4核電延役是地球公民責任全球暖化嚴重衝擊生態環境,減少碳排放已是世界各國首要…Facebook粉絲團 > 羅智強1822024-07-11
5【全球暖化】海水熱到發燙!台灣海峽達30度「一片紅通通」…Facebook粉絲團 > 57東森財經台1232024-07-02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最後,以2024年10月至2024年11月為觀測區間,10月較11月聲量更高(圖5),而熱門文章的前五名來源頻道與相關回文的討論(表4),來源為Facebook粉絲團與YouTube頻道。10月美國受到密爾頓颶風侵襲而導致水患,亦有內容討論全球暖化導致南極生態系統的變化,由於氣溫升高和融冰帶來水源,使南極苔癬植被迅速增長,眾多討論內容表達了對於天然災害不同的看法。

圖5、聲量概況(2024年10月-2024年11月)

5、聲量概況(202410-202411月)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4、熱門文章(202410月)

排名標題頻道回文數主文日期
1NOAA Hurricane hunters flew their plane,…Facebook粉絲團 >  CNN1,1232024-10-09
2#熟悉的南極即將不見了暖化讓這種怪獸級風暴,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還有一個奇特現象….Facebook粉絲團 >  大愛新聞6602024-10-11
3Imagery of a NOAA satellite provides a ….Facebook粉絲團 >  CNN4662024-10-10
4電動車停地下室起火滅不了?不用怕,解法來了!專治鋰電池火災「低壓細水霧」滅火系統…YouTube > DDCAR 電動車頻道2362024-10-12
5政府不願面對的真相!台灣電動車真的環保嗎?還是環保政策的假議題!?YouTube > 康康打老虎2242024-10-04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三、來源分析

第三部分為來源分析,從聲量分布(圖6)來看,以「社群網站」最多,占比達58.8%;其次為「新聞」,占比為36.5%;第三多的則是「討論區」,占比為4.1%。

圖6、聲量分布

圖6、聲量分布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從聲量來源(圖7)觀察,Facebook粉絲團為最大聲量來源、YouTube為第二大來源。其中,就Facebook粉絲團來說,大部分是由新聞媒體、公眾人物經營之社群。

圖7、聲量來源

圖7、聲量來源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四、情緒分析

在情緒分析上,2024年1月至2024年11月海平面上升情緒線圖如圖8所示從該情緒線圖之情緒比[1](好感度)可觀察到,除了7月負面情緒較正面情緒高之外,整體來說,民眾對於海平面上升課題的態度整體較為正面,顯示出民眾即使擔憂海平面上升將帶來社會與環境的衝擊,但對於政府的對應做法與規劃大多仍抱持正面態度。

圖8、情緒線圖(月)

圖8、情緒線圖(月)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再進一步分析正負評文章的內容可以發現,在正評文章前五名(表5)的文章中,正評數高的文章多為推廣環保與永續發展的活動,文中包含留言抽獎的誘因,因此吸引眾多正面的回覆,可見宣傳結合獎勵能夠喚起更多群眾對於議題的關注,亦有科普知識頻道為環境保護議題進行專題介紹,提升宣傳曝光度,這些議題普遍獲得民眾的正面評價。

5、正評文章排行

排名網站頻道主題聲量數正評數負評數
1Facebook粉絲團 > 7-ELEVEN把愛找回來看到臭氧層破了個洞,導致地球暖化等環境問題是不是心都揪在一起了…7471310
2YouTube > PanSci 泛科學溫室效應有救了?把二氧化碳埋進地底吧! ft.台灣中油49410487
3YouTube > mingjai14【全面融冰】北極勢成本世紀必爭之地?|海量資源將落入俄羅斯手中?|隱藏航道將永久…5188961
4YouTube > 柯式野生活EBC聖母峰基地營D10、超壯觀的冰川!前進島峰基地營!120633
5Ptt > movie[新聞]《明天過後》20週年紀念:浮誇的冰河恐懼,逼真的天災特效1115420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進一步觀察負評前五名的文章(表6),由於海平面上升牽涉全球暖化議題,涉及範圍極大,許多討論認為此問題難以處理,留言偏向悲觀與諷刺,進而產生較多負面感受,但透過媒體報導仍能激發民眾對於此議題的關注度,以此警示與增進民眾反思。

6、負評文章排行

排名網站頻道主題聲量數正評數負評數
1Facebook粉絲團 > 三立新聞#右編:地球真的不斷在跟我們求救 “末日冰川”加速融化大事不妙!地球太…..1,483149547
2LINE TODAY > 健康氣候變遷衝擊…全球暖化利於細菌、病毒繁殖醫憂10年就來一次大流行48625240
3Facebook粉絲團 > TVBS 新聞全球暖化若不改善再惡化世紀末台灣恐夏天長達7個月71473209
4Facebook粉絲團 > 東森新聞全球暖化若加劇台灣恐半年都夏天3縣市泡水裡79580203
5LINE TODAY > 生活全球暖化加速!今年地球增溫超過1.5度鄭明典警告:2050防線被突破了38934196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五、熱門話題

從表7中整體聲量較高的前十名熱門話題來看,當前海平面上升的輿情反映了民眾關注議題的方式,大多是藉由新聞呈現環境危機現況,多以聳動標題刺激民眾參與討論,而透過媒體製作紀錄影片與科普知識內容,將能提升大眾對於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升關注的意識。

表7、熱門話題

排名標題頻道回文數主文日期
1#右編:地球真的不斷在跟我們求救 “末日冰川”加速融化大事不妙!地球太…..Facebook粉絲團 > 三立新聞1,4832024-09-22
2NOAA Hurricane hunters flew their plane,…Facebook粉絲團 > CNN1,1232024-10-09
3全球暖化若加劇台灣恐半年都夏天3縣市泡水裡Facebook粉絲團 > 東森新聞7952024-05-08
4看到臭氧層破了個洞,導致地球暖化等環境問題是不是心都揪在一起了…Facebook粉絲團 > 7-ELEVEN把愛找回來7472024-09-16
5全球暖化若不改善再惡化世紀末台灣恐夏天長達7個月Facebook粉絲團 >TVBS新聞7142024-06-08
6#熟悉的南極即將不見了暖化讓這種怪獸級風暴,出現頻率越來越高,還有一個奇特現象….Facebook粉絲團 >  大愛新聞6602024-10-11
7【全面融冰】北極勢成本世紀必爭之地?|海量資源將落入俄羅斯手中?|隱藏航道將永久…YouTube > mingjai145182024-09-26
8排斥核能、獨尊綠能是一種偏食現象會造成地球暖化問題無解…Facebook粉絲團 > 風傳媒5172024-08-01
9溫室效應有救了?把二氧化碳埋進地底吧! ft.台灣中油YouTube > PanSci 泛科學4942024-03-19
10氣候變遷衝擊…全球暖化利於細菌、病毒繁殖醫憂10年就來一次大流行LINE TODAY > 健康4862024-05-05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六、文字雲

圖9文字雲呈現與關注議題最相關的字詞,文字雲中的文字大小代表該字詞出現於文章中的頻率,文字越大、代表出現頻率越高。從表8的字詞與詞頻表中可見其前三名的第一名為「氣候」,詞頻分數[2]為11,455;第二名為「永續」,詞頻分數為9162;第三名為「淨零碳排」,詞頻分數為7507。從前十名排序觀察可知,該議題的討論多聚焦於氣候、永續發展、淨零碳排等面向,海平面上升的主因源自氣候變遷與全球暖化,多數的輿論內容都涵蓋對於環境如何永續發展的擔憂。

圖9、海平面上升文字雲

9、海平面上升文字雲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8、字詞與詞頻

排序關鍵字詞頻分數排序關鍵字詞頻分數
1氣候11,4556減碳3,250
2永續9,1627暖化3,169
3淨零碳排7,5078氣體2,625
4能源4,9709地球2,598
5海洋4,41310溫室2,534

資料來源:意藍資訊Opview。

整體而言,在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1月30日期間,海平面上升課題的輿情趨勢中,以2024年5月、2024年7月以及2024年9月呈現較高的討論聲量;而聲量的主要類型以「社群網站」為最大宗,主要來源為網路新聞,輔以相關網站平臺進行宣傳,進一步成為民眾分享意見和觀點的主要平臺。熱門話題方面,主要是藉由新聞帶動報導民眾對於此議題的討論,促使大眾思考海平面上升將造成長期影響的問題。而從正負評文章觀之,整體態度偏向正面,大部分民眾透過網路活動或紀錄影片開始更加關注全球暖化與海平面上升的問題。我國為海島國家,應加強沿海地區的防洪基礎建設,如興建海堤、防洪牆及人工濕地,以減少海水入侵風險;其次,推動沿海社區的土地利用規劃,限制高風險地區的開發,同時鼓勵居民遷移至安全區域;再次,整合氣候變遷科學研究資源,建立精準的海平面上升預測模型,作為政策規劃的依據;最後,制定長期減碳目標,與國際接軌,共同減緩全球暖化,從根源降低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與影響。


[1] *P/N:正負情緒比,將正面聲量則數除以負面聲量則數,相除後得到的情緒比(Positive to Negative Ratio)或稱P/N值(比),是用於分析網友發文的內容偏向負面或正面的指標,亦可稱作好感度。

[2] 詞頻分數:斷出詞彙在抽樣分析內容中出現之次數。

分享文章:


已發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