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網頁需要支援 JavaScript 才能正確運行,請先至你的瀏覽器設定中開啟 JavaScript。

::: :::
目前位置 循證尋政 活動紀事 會議座談 【少子女化衝擊課題】第3場焦點座談會

【少子女化衝擊課題】第3場焦點座談會

「少子女化衝擊課題政策建議」焦點座談會

活動日期:114-01-22

此次活動由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臺北市立大學社會暨公共事務學系共同舉辦「少子女化衝擊課題政策建議」焦點座談會。為積極回應政府施政需求、提出政策建議,邀集相關領域專家學者、資料科學專家、政府相關單位、利害關係團體等,針對「少子女化」的核心議題聚焦討論。團隊已完成三個個案的循證實作,並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初步的政策建議。在確保資料可取得性與研究健全性的前提下,進一步針對這三個個案的政策執行狀況進行系統性分析,並提出具體的政策建議。本次座談由國立臺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王光旭教授主持,介紹團隊對少子女化政策議題的執行狀況,並對相關個案進行深入分析。

第一個案為托育服務供給與婦女生育率/勞參率之關聯性。目前公、私立托育機構的建置密度仍以大型都會區較為完善,區域之間的落差顯示出托育服務供給的不均衡現象,可能影響婦女在生育與勞動參與上的意願。學者指出托育政策大致可分為兩個層面:機構式托育與居家托育。針對需求較低的地區,政府主要依靠保母資源提供托育服務;而在都會區,因需求量較高,則採取機構式托育的模式,以滿足家庭對托育服務的需求。另外,不同照護資源的配置狀況可能因都會化程度而有所差異,例如都會化程度較高與較低的地區,資源分布與可及性可能存在不同模式,將這部分納入考量能夠提升研究的全面性。

第二個案聚焦於租金補貼措施與國人婚育之關聯性。研究發現,擴大租金補貼政策後,有偶家庭的觸及率顯著提高,符合政策期望,即透過增加住房補貼支持來促進婚育。結果顯示,該政策有助於減輕無自有房屋的青壯年族群在考慮婚姻時所面臨的住房負擔壓力,進而降低對婚育的負向影響。學者提出目前研究焦點為租金補貼是否提升結婚率與生育率。然而,已結婚或已有子女者更可能申請補貼,這本身就存在內生性問題。因此,無法簡單以因果關係解釋租金補貼直接促進婚姻或生育。關鍵在於如何在分析中排除內生性影響,以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說服力。

第三個案則分析不同收入級距婦女申請育嬰留停津貼的情形及其與產後勞動參與的關聯性。研究顯示,「高投保薪資級距者」及「男性」被保險人的育嬰留職停薪津貼申請件數與比例,較2020年之前有顯著增加,反映出該政策初步達成推動目標。然而,亦需考量新冠疫情及相關社交距離政策對生活與工作模式的影響,可能導致申請趨勢的變化。學者認為,育嬰留停津貼政策應該是有效的,但關鍵在於中等收入族群為何選擇不申請。低收入者因薪資較低,津貼對其幫助較大;高收入者則可能因企業提供額外支持而較易申請。然而,中等收入者可能因所得替代率不足,必須繼續工作,無法負擔收入中斷的風險,因此選擇公托或其他托育方式。建議政策應進一步分析中等收入者不申請津貼的原因,並考慮如何加強托育支持,使其能在經濟壓力與家庭照顧間取得更好的平衡,從而提升政策的實際效益。 最後,王光旭教授對本次焦點座談進行總結,統整與會者對課題的多方討論。本次交流為研究團隊與委託機關帶來了重要的啟發,有助於後續研究內容的完善與調整,並期待相關成果能進一步提升政策的可行性與影響力。

活動照片1
活動照片2
活動照片3
分享文章:


已發佈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