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女化衝擊課題之關鍵政策議題指認」焦點座談會
活動日期:113-09-27
此次「少子女化衝擊課題之關鍵政策議題指認」焦點座談會,由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等多方共同舉辦,邀集學界、業界及非營利組織等專家學者,討論少子女化對社會的衝擊並為政府提供政策建議。
上半場座談探討少子女化對社會的影響。部分學者指出少子女化對經濟安全、家庭支持及人力供給等層面造成衝擊,此現象對於高齡化社會及長期照顧亦會影響,如照顧人力不足造成家庭負擔。但另一觀點提及少子女化對國軍兵源的政策影響有限,故應集中資源應對社會結構變遷及家庭挑戰。另外,有學者提出政策應依據衝擊帶來的急迫性以及牽涉到相關部會的權責分劃討論。例如,托育資源和高等教育面臨的挑戰較為急迫,中央與地方政府應加強府際關係,提出解方。
另外,對於勞動市場的影響,專家提出較為特別的觀點,認為部分年輕人因繼承家產而缺乏工作動力,對勞動力供應構成壓力。另外,基層家庭在照護多名長者方面負擔加重,民眾應如何兼顧勞動產出以及家庭照護為嚴峻困境,政府應制定更具兼容性的工作與家庭政策,使此得以解套。另有學者提出地方創生或許可成為解決少子女化的解方,規劃符合地方特色的產業,創造宜居環境,試圖吸引年輕人返鄉定居,進而使地方勞動力不足得以改善。
下半場座談聚焦於政策回應。有學者指出,現有政策涵蓋托育服務及住房補助,但應加強對人工生殖技術的討論,並重視購屋政策對年輕人結婚與生育壓力的減輕效果。專家學者進一步呼籲,政府應靈活化育嬰假制度,參考北歐兒童病假制度,幫助家長平衡照顧孩子與工作。同時,針對生育第二胎的家庭提供更多補助。另外,探討影響生育因素時,應將高房價作為重要因素之一,且針對非自用住宅的處理,如:提高稅率,藉此打擊投機行為。
再者,政策應根據不同行業和地區進行差異化制定,尤其托育服務和友善職場環境對女性生育決策有重要影響。建議臺灣可參考荷蘭的彈性工時政策,以幫助女性平衡工作與家庭。最後,年輕世代對婚姻與生育的看法存在世代差異,政策應更關注婚姻問題,而不僅僅著重生育。另外,建議政府應針對軍人等特殊行業的生育困難制定精準政策。 本場座談聚焦討論且具多樣的政策視角,未來政府應整合學術與產業界資源,積極面對少子女化帶來的挑戰,試圖提出應對解方,使其影響得到緩解。


